中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步态
新能源是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 在我国逐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又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国际能源合作的战略举措。

当前关于新能源的发展目标国家起草编制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的关键问题在于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典型代表是《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的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落实不到位、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滞后问题突出、可再生能源优先调度政策受化石能源和地方政府干涉冲击较大等,已成为制约我国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已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明确了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有关要求,但今后工作重点应该明确责任,并通过能源监管的手段,强化落实,保障效果。全面推进新能源革命,从新能源新技术、新形式、新业态、新制度入手,新能源革命的催生将掀起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高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能源安全保障,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凝神聚力开拓创新,承载国家时代的使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于2015年6月,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并重组,形成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三大核电开发建设运营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实力综合,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资产的综合能源企业集团,业务涵盖电力、煤炭、铝业、物流、金融、环保、高新产业等领域;电力总装机容量1.2亿千瓦,清洁能源比重占44.68%,位居五大发电集团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