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绿色”与“发展”并重发展?如何推广绿色技术、推动“绿色制造”、形成“绿色消费”?
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命题,昨日,来自环境保护部污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商务部贸易研究院、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美国环保协会、沃尔玛、兴业银行等中央部委、国际机构、金融机构、学术机构、企业界及地方部门人士齐聚东莞,召开绿色供应链合作国际交流会,共同宣读《绿色供应链东莞倡议》、发布“绿色供应链东莞指数框架”、启动“绿色供应链合作东莞示范中心”筹备工作。东莞市政府与中国-东盟环保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主任郭敬,省环保厅巡视员、党组副书记王子葵,副市长鲁修禄,市政府秘书长邓浩全,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Tom Murray,美国沃尔玛公司全球采购副总裁Guy Robertson等出席会议。
推行绿色制造、绿色产业和绿色贸易
启动仪式上,袁宝成致辞。他指出,当今时代,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是大潮流、主旋律。东莞市委市政府将高度重视做好绿色供应链工作,以争创国家绿色供应链工作示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配套扶持政策,推动企业通过参与绿色供应链认证,打造立足东莞、面向华南的绿色供应链专业服务能力,力争形成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的认证标准和管理制度体系。
袁宝成希望,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美国环保协会等部门机构一如既往大力支持东莞工作,协助东莞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化进程,也希望东莞广大企业能积极响应倡议,主动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全力推行绿色制造、绿色产业和绿色贸易,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启动“东莞示范中心”筹建工作
王子葵指出,东莞是我省乃至全国加工制造业、外向型经济产业活跃的地区,在开展绿色供应链建设上很有优势。东莞创建国家绿色供应链工作示范城市,开展有关示范项目建设,对促进我省其他地区推广绿色供应链工作,必将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希望东莞接下来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示范与交流,尤其是提升公众与企业的认知程度,逐步引导更多企业加入供应链。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主任郭敬表示,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不光要依靠科技的进步、严格的执法、巨大的投入,更要从管理手段上开拓创新。绿色供应链正是这样一种创新型手段,正在逐渐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最新趋势。作为绿色供应链合作“先行者”的东莞可以推动绿色供应链为重要抓手,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环保和经济的双赢。
会上启动了“绿色供应链合作东莞示范中心”筹建工作。据悉,该中心是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在绿色供应链战略合作中的重要成果,是东莞全面推进绿色供应链的重要平台,将研究发布绿色供应链东莞指数,将为我国绿色供应链建设和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链接
何谓“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在1996年进行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或环境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 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