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专题高峰会议举行

6月27日,全球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专题高峰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专家和学者们围绕生态文明与气候发展、能源转型、绿色产业机会等内容,跟踪全球气候变化的走势,交流低碳发展的经验。

谌贻琴在致辞中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和生态不是对立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贵州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加快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会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水利部副部长刘宁,英国外交部气候变化特使大卫金,全球环境基金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石井菜穗子,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李高,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长贝德凯分别发表演讲。

“良好的气候环境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气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全球正经历以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也带来了越来越显著的气候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共同挑战,应主动适应气候,重视灾害风险管理,科学开发气候资源和能源。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刘宁提出:“日益加速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极端天气造成对人类产生巨大危险的水灾害事件。我们应把水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放在重要位置,建立科学的分析体系,加强水灾害统计管理。”

英国外交大臣气候变化特使大卫·金认为,“我们必须避免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利用现有的研究,携手合作,达成能够成功减少碳排放的国际协议,以应对气候挑战。”

全球环境基金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石井菜穗子表示:“中国在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一直做出了有实效的努力。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会用一个更加全面和整合性的行动来帮助中国城市。我们希望这些项目可以成为可持续和空间管理的示范项目,带来环境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