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设计领域重要的专业奖项之一——2013年“美国芝加哥最佳设计奖”(Good Design)6月4号揭晓,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设计建设的低碳创意花园,凭借集成式的低碳设计理念摘得芝加哥绿色优秀设计奖(Green Good Design)的桂冠。这也是继2011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首次获奖之后,中国的设计团队再次摘得该项大奖。昨天,记者来到了这座低碳创意花园,发现这里不仅是集科研、展示、实践于一体的低碳园林创意实践基地,也集合了众多设计师对于低碳理念的探索和思考。 稿件统筹 张河先 杜娟
边角废料 打造秀丽低碳园
绿水潺潺、草木茵茵,走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逸仙园科学工业园内低碳创意花园,记者立刻就被眼前秀丽的园林景观所吸引,设计师们巧妙的构思将这个花园点缀得秀丽且雅致。“我们是去年3月份开始建设这个低碳创意花园的,在这之前,这里是一片几近荒废的城市绿地。”低碳创意花园项目负责人、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第五设计所所长冯一多告诉记者,在这片靓丽的景色背后,隐藏着许多绿色“秘密”。
低碳创意花园里(小区网 论坛)主要的建筑材料都是利用废旧物品加工而成,你看大门和保安亭,是用废旧集装箱上的钢板切割焊接而成,而铺装在地上的石材,也是由碎石头拼成的。”冯一多边说,边带着记者探索花园里的各个细节。在这个花园里不仅旧集装箱、废弃的枕木、PVC管子,被加工成为各种具实用性和美观性为一体的物品,就连花园养护时候修剪下来的枝叶,也被设计师们编制成景观雕塑摆放在道路两侧。
在植物的选择上,低碳创意花园也非常注重环保。“花园里现在有200多种植物,绝大多数植物都是宿根植物,冬天的时候地面上的部分会枯萎,但地下的根依然存活,等到天气转暖,这些植物就又会继续生长。”冯一多表示,这样的植物可以存活多年,不需要反复种植,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成本。
“雨水花园” 循环利用水资源
除了充分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外,低碳花园里的水也实现了生态循环利用。在花园主干道旁边,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雨水花园”。下雨时,雨水会通过主干道上铺设的透水砖、道路两侧由卵石构成的雨水收集槽,汇集到“雨水花园”里,为这里的植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如果雨水量过大,超过“雨水花园”可容纳的水量后,多出的雨水会沿着收集槽继续往低处流,进入花园旁边的湖里,成为灌溉储蓄用水。
“‘雨水花园’里都是一些比较特别的植物,有水的时候长得很快,没有水也能够继续存活。”现场工作人员表示,“雨水花园”的建造成本相对较低,维护和管理比普通的草坪简单,且具有强大的净化过滤能力,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土壤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去除雨水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在低碳花园里,通过植物和泥土的不断净化,水成为了可以反复利用的循环资源。“普通的园林在养护时对水的消耗量非常大,我们通过循环系统,可以让水反复得到利用,减少水的消耗,最终达到绿色环保目的。”
屋顶花园 夏季降温3-5℃
在花园主入口的景观中轴线上,一栋造型现代、色彩明快的两层建筑特别醒目,这是低碳创意园的学术交流中心,也是园区内最大的建筑物。“学术交流中心由26个集装箱搭建而成,共有两层,总建筑面积大约是620平方米。”冯一多表示,学术交流中心,拥有多种功能,有效利用了太阳能、风能等多种清洁能源,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学术交流中心大量运用了先进的低碳技术,无论是从房间设计还是材料选择,都是用最环保的形式来进行。”工作人员指着一楼走廊顶部的光带告诉记者,这条光带所用的电来自于太阳能蓄发电技术,中心的内部墙面也全部是麦秸秆压制而成的环保型材料。“在空间设计上,我们尽可能地利用穿堂风来进行通风,减少机械通风设施的使用。”
而在学术交流中心的二楼,一座小型屋顶花园成为了景观焦点。“这个公园不仅具有美观效果,还具有保湿隔热的作用,根据测量,夏季可以使室内温度比普通房间降低3到5℃,而且通过屋顶花园,我们可以把雨水收集起来,在太阳能水泵的作用下,形成水幕,成为一道新的景观。”冯一多表示,水幕的水同样会沿着收集槽汇入中心湖,成为灌溉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