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署与中国联合成立全球生态系统管理中心

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121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简称"UNEP-IEMP")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管理中心正式在北京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先生与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先生近日签署了该合作协议。

 

20111118日,环境署和中科院在北京以一个国际计划的形式共同启动了UNEP-IEMP。通过签订本协议,双方确认将UNEP-IEMP升格为环境署设在中国的全球中心。

 

白春礼院长希望UNEP-IEMP 能发展为生态系统管理领域的南南合作中心,并为发展中国家间的南南合作提供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他也希望UNEP-IEMP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全球平台。

 

施泰纳先生认为UNEP-IEMP是环境署首个"立足于发展中国家并贡献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中心,旨在促进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决策;他视UNEP-IEMP为环境署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

 

按照该合作协议,UNEP-IEMP由环境署和中科院共同实施,旨在推动生态系统管理在绿色经济中的应用,支持南南合作,为环境署生态系统管理与气候变化子计划提供支持。UNEP-IEMP的工作涵盖三个重要领域:监测与能力建设,综合知识管理,科学与政策。作为环境署下属的国际合作中心,它也将有效地补充和推动环境署各个业务司、地区办公室和其它合作中心的工作。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同时在生态系统管理领域拥有大量的经验、最佳实践、知识和技术,可以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共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科学报告指出,在科学出版物数量、研发支出和研究人员数量方面,中国已位居全球第二。中科院作为一个国立研究机构,在这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中科院成立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是全球最大的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生态系统监测、研究、示范和政策支持;其将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相衔接的独特方法,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借助联合国环境署的多边合作机制和全球网络,UNEP-IEMP在中国将与国内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南南合作,支撑中科院在这些领域的"走出去"战略。

 

该合作协议的签署恰逢其时。去年在"里约+20"峰会上,世界各国领导人共同赋予了生态系统管理前所未有的政治重要性(在本次峰会的成果文件"我们希望的未来"283段中有10%以上的内容涉及生态系统及其管理),南南合作及与科技界的合作也被提到了更高的日程。同时,中国政府刚刚宣布将生态文明纳入本国的总体发展战略之中。该合作协议的签署将赋予UNEP-IEMP更重要的战略使命。

 

UNEP-IEMP已在启动阶段组建了一个国际团队,并已开始在非洲和亚太地区实施项目,选取了毛里塔尼亚、尼泊尔、卢旺达和塞舍尔为试点国家。为向"里约+20"峰会及其后续行动提供科技支撑,UNEP-IEMP还编制完成了八份有关生态系统管理和绿色经济的政策报告,并组织了两场高层论坛,邀请环境部长、国际科学界和商界领导人、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负责人共同商讨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管理和绿色经济的结合。

 

UNEP-IEMP的办公室设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