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8-05 17:52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任何一个产业只要投机或炒作过度,就有可能形成泡沫并最终破灭,新能源产业也不例外。可能有人会说,这一提法是给新能源泼冷水,在眼下有些不合时宜,或者是小题大做,其实不然。人们应该清楚地记得,网络泡沫的破灭给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造成不小的冲击。美国“IT革命”以后实体经济在创新方面后继乏力,而虚拟经济创新过度,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泡沫的破灭,为了防止经济衰退,美国政府不得不又吹起一个更大的泡沫,结果导致次贷危机爆发并最终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中国没有在网络泡沫破灭之后经济陷入一蹶不振,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巨大的国内需求,但这并不能说中国不受上述规律的影响,更不能说中国始终可以高枕无忧。
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已超过70家,仅排名靠前的几家产能就已经达到1200万千瓦小时,今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大概才800万到900万千瓦小时。光伏产业在经历一番阵痛后“一窝蜂”现象又有所抬头。近来频频有大项目、大手笔出现,包括从事服装、家用电器等传统产品生产的许多原本与新能源无关的“门外汉”,都削尖脑袋拼命挤进新能源领域,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相关企业,如今都有“好大喜功”的迹象。而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概念”盛行,新能源汽车仍然像是“绣花枕头”,“眼球效应”大于实质利好。
在上述现象背后,是新能源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滞后,产业缺乏必要的市场支撑,一些制度性的障碍有待突破,行业目前缺乏科学的规划引导,产业政策配套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一句话,新能源产业基础尚不牢固。倘若千军万马涌入,对于处在襁褓之中的这一新兴产业而言,未必是一件幸事。
随着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出台,相信新能源产业将迎来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快速发展时期,但是能不能挤掉泡沫,还要看投资者的心态和政府的监管手段是否到位。
进入上世纪以来,汽车、铁路和飞机等新兴产业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泡沫,任何重大的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过度的跟风投资,项目盲目上马或投机、炒作,又可能反过来拖累经济。这是有关部门不得不提防和尽力避免的情形。
TAG: 风电设备 风电装机 新能源产业 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