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包括G8八个主要工业化国家集团和G5五个主要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和印度)的领导人在上周达成了协定:与工业革命前的水平相比确保2050年前全球气温上升不超过2°C。为了确保此目标的达成,八国集团领导人一致同意设定新的更为强硬的碳减排目标。
这个协定意味着各国向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共识前进了一大步。这个协定同时体现了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以最新的科学研究为依据作出行动,如果要避免极端气候变化的发生,我们必须要将全球的气温升高控制在2°C以下。
从现在开始,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按照最新的科学研究框架采取行动。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在下一个十年内出现下降,并且到2050年降至1990年水平的50%以下。八国集团已经同意在205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80%。
然而,要防止极端气候变化的发生,光靠八国集团采取行动是不够的。像中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也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如果世界要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这些国家必须放弃“照常营业”的现有生产模式,大幅减少碳排放量。即使发达经济体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零,也不足以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稳定在2°C内。如果现在不立刻采取行动,那么今后要稳定我们的全球气候将变得更加困难而且更加昂贵;那将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愈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呼吁八国集团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针对一系列关键问题采取行动时说,“八国集团和其他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家必须加紧工作,以便在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协议。”
他还表示,“如果要在哥本哈根谈判中取得成功,世界各国领导人不应口头空谈领导力,而应该展示出来。正因为如此,我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于9月22日来联合国参加全球气候变化首脑会议。我希望他们都能到场。我们的未来正面临着危险。”
目前的形势真的非常紧迫。世界资源研究所指出,约47个低收入国家的碳排放量(包括由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引起的排放)只占全球总排放量的8%,但却受到最多的气候变化影响。乐施会也指出,在具有代表性的一年中,有2.5亿人受到与气候有关的灾害的影响。预计到2015年,受气候灾害影响的人数将增加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