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近年出现新型厄尔尼诺现象

2009年07月06日09:23  来源:《科学时报》

  新华社电 美国研究人员7月2日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太平洋中部赤道海域近年来以准周期的形式出现一种新型厄尔尼诺现象,在其形成的年份里,北大西洋形成了比正常年份更多的飓风。

  这项研究由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彼得?韦伯斯特等人完成,他们通过卫星数据、热带风暴记录以及气候模型得出了这一结论。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通常形成于太平洋东部赤道海域。在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里,来自太平洋的暖空气会向东运动到大西洋,导致大西洋的表层水温升高,从而影响到大西洋飓风的形成。

  韦伯斯特介绍说,普通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在东太平洋,在其形成的年份里,大西洋上形成的飓风一般少于正常年份。而这种新型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在太平洋中部赤道海域,在其形成的年份里,北大西洋上形成的飓风比正常年份多。不过,这种新型厄尔尼诺现象更容易预测,因此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准确地预测北大西洋飓风的形成以及这些飓风如何影响墨西哥湾以及中美洲。

  研究人员目前尚不清楚为何会出现这种新型厄尔尼诺现象,只是推测它可能是普通厄尔尼诺现象对大气变暖作出的反应。

  研究人员还分析说,在拉尼娜现象出现的年份,北大西洋飓风比正常年份要多,但拉尼娜现象近年来似乎也在发生变化。韦伯斯特等人将作进一步研究,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任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