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17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3位来自电力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日前一致表示,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下滑,正是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好时机。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出现了急剧下滑的趋势。”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总经理翟若愚说,“今年1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了12.88%,目前电力需求增长下滑的趋势仍在延续。”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说,去年四季度,全国用电量较上年同期下降7.13%。同期,中电投集团火力发电全年平均利用小时大幅下降了501个小时。预计2009年火电利用小时数将继续下降10%。
翟若愚说:“电力需求增长的急剧下滑改变了我国持续偏紧的电力供求关系,为加快电力结构调整,促进电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分析当前我国电力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翟若愚、陆启洲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炳华一致认为:“是结构不合理。”翟若愚指出,一是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燃煤机组比重过高,大约占75%;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机组比重过低。二是在燃煤机组中高污染、低效率的小型机组仍然占有较大比重。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王炳华说,“当前,节能减排和环保的严峻形势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大产业结构特别是电力工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在继续做好燃煤机组‘上大压小’这篇大文章的同时,加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步伐。”
陆启洲说,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支持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步入发展轨道,陆续开工、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水电项目;风电建设突飞猛进、迅速发展;核电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但是,目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度和占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仍然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