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有了新进展!昨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广场上,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的深圳市长许勤向记者透露,深圳去年已就碳排放权交易做了立法、基础测算等大量前期工作,备受瞩目的碳排放权交易将于今年推出,希望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碳排放权交易
或今年启动
“今年以来,严重的雾霾天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更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是民生之需、幸福之本、发展之机。”许勤表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而民生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生存、生活环境。“没有优良的空气、干净的水、良好的环境,我们提出的‘深圳质量’就成了一句空话”。
许勤还透露:“深圳未来将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空气环境,不断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要注意以法治手段、市场手段改善生态,打造环境更优、生态更佳的‘美丽深圳’。同时,我们也呼吁在治理空气污染上加强区域联动,形成区域联手治理的格局。”
需将更多企业
纳入碳交易体系
2012年,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德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透露,深圳初步确定了26个行业的近800家企业纳入强制减排名单,其合计碳排放量占深圳2010年碳排放量总量的54%。
与其它试点城市相比,深圳在碳排放权交易工作上有何特点?据有关专家分析,深圳市没有钢铁及水泥等大型排放源,单位企业的碳排放量小,为了使强制减排企业的碳排放量占深圳全市碳排放总量的比例达到50%左右的起始点,与其它省市相比,深圳需要将更多的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
建议设立绿色出行官网
市人大代表吕成刚曾表示,在激励措施上,可借鉴上海世博会推出的“世博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经验,在每张深圳通卡中植入相应的经过认证的二氧化碳指标,每张深圳通卡都将对应唯一的碳指标注册登记号。持卡人每通过深圳通出行一次,就贡献了一定数量的碳指标,也同时减少了一定数量的碳排放。
他认为,可设立绿色出行官方网站,方便持卡者查询二氧化碳指标余额,做到完全公开与透明。条件成熟时,甚至可以将碳指标以适当方式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或者兑换成其他激励措施,比如在外来务工人员给予入户积分奖励,在户籍人口中可以抵消水电费、收视费、上网费等等。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三大系统建设已初步完成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神秘”的机构?这项工作对深圳将起到什么作用?昨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市场服务部副部长雷雪晶向晶报记者释疑。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是个什么机构?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成立于2010年9月30日,是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利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交易平台。2012年底,深圳排放权交易所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核,成为备案的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机构。
目前交易所建设情况如何?有无相关法规支持碳排放工作?
目前,深圳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处于前期筹备期,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主要在筹备期间承担市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包括注册登记簿、交易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管理报送系统三大系统的建设。
目前,三大系统的建设工作已初步完成。三大系统相对应的管理规则,也在近期通过了专家评审。
实行节能减排的环保企业,对企业是“亏”了还是有利?
目前,企业做减排和低碳管理,已不再是一个选择性的商业问题,而是成为企业未来的业务增长以及财务业绩的核心考量。积极参与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利于企业进行能力建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发现新的商机!
□专家说法
“深圳建立‘环境特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把节能减排,作为政府效能和干部考核的机制的标准。应完善在环保方面的立法,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环保教育的普及。在大气保护方面,采取区域联动机制,例如,和香港,珠江三角洲地区共同‘联防、联控、联治’。”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港澳研究中心教授、深圳市绿色低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乌兰察夫
□绿色深圳成绩单
绿色低碳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计万元GDP能耗降幅超过4.25%,万元GDP水耗下降11.7%,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年度减排任务超额完成。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新建绿色建筑292万平方米,累计达1265万平方米,居全国前列。全年新增建筑节能48万吨标准煤。全年推广新能源汽车2100辆,累计超过5000辆,继续位居全球城市首位。
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高。新建污水管网323公里,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69.5万吨,新增79.5万吨。日污水再生利用量达到136万吨,增长13.3%。垃圾焚烧发电量4.5亿度,居全国第一。启动500个小区垃圾减量分类试点。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快。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提升行动,新建和整理绿道1012公里,建设142公里、4.4万亩生态景观林带。新建改建公园64个,公园总数达841个。集中整治机动车、电厂等PM2.5重点排放源,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全力推进跨界河流污染治理,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水质通过省达标考核。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第三次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