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有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近10年来,有色金属循环经济高速发展,在有色金属工业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以使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政策和措施更有针对性,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并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2004年,我国生产铜精矿含量60.66万吨,氧化铝700万吨,铅精矿含量60万吨,锌精矿含量172万吨,储量的静态保有年限为:铜10年,铝50年,铅7年,锌9年。铜、铝、铅、锌原料的60%,铝50%,铅40%和锌15%依靠进口。面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紧缺及其长期性已是不争的事实。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之一使我国的金属消费大幅度增长并高度国际化。仅以空调为例,我国2004年生产6000多万台空调,每台空调用铜平均7公斤,国内消费1500万台,出口5000万台,就有近35万吨铜随空调而出口,这仅仅是一例,各行各业情况皆然。我国产品供应着世界市场,也不可能只由我国国内资源支撑,必然加快国内资源的开发,同时,加快进口大量资源(包括再生资源)和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色金属行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领域

    循环经济不仅是金属再生利用,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体现“三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产品的再利用原则和再循环即资源化原则。

    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输入端方法,目的在于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要求产品和包装物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延长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周期,避免过早地成为废弃物。便于产品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将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供大众使用。

    再循环原则:即资源化原则,也是过程性方法。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可以回收和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为其他类型产品的原料,实现循环高效,节约资源。

    有色金属行业在这3个原则中,都有大量的工作可做,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我们现在认识到的,有色金属行业循环经济领域具有共性的内容有:提高采、选、冶、加各生产环节的资源利用率;提高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率;采矿废石、选矿尾矿、冶炼废渣的利用;节能、能耗梯级利用;节水、水的循环利用;减少三废排放,减轻环境负荷;矿山土地资源的复垦;废金属的回收、拆解、再利用;废金属的优质优用和提高直接利用比例;废金属利用领域提高利用率、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减少三废排放等。

    当前,有色金属几个主要品种循环经济突出的领域有:

    铝工业:选矿拜耳法、选矿烧结法的应用;赤泥、石渣、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炉渣、氟石膏、硫脲渣的利用;氧化铝母液回收镓、钪等贵金属;蒸汽、热能的梯级利用;电解铝厂的直接合金化;废铝、铝灰、铝渣的回收再利用;铝土矿矿山土地复垦等。

    铜工业:氧化矿的利用;低品位矿石的利用;废铜的回收再利用等。

    铅、锌工业: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锌合金废料的回收利用;干电池的回收利用等。

    镍钴工业:废不锈钢的回收利用;含镍、钴废电池的回收利用。

    贵金属品种:废感光材料、电器接点等银的回收利用;废电子产品中金属、贵金属、半导体材料的回收利用;废催化剂铂族元素、稀土材料的回收利用。

    机械设备领域:恢复性再制造。

    对“十一五”有色再生金属发展目标的分析

    金属再生循环利用属于循环经济“三R”原则中的再循环,即资源化原则,但它也是当前解决资源、节约能源、水资源和减轻环境负荷的重要方面。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再生金属发展迅速,已经占到有色金属产量的20%以上。

    我国金属的社会蓄积量还远不如发达国家,社会回收量受到蓄积量和循环周期的限制。而我国金属需求迅速增长的大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金属拆解这一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适应,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必然使再生金属原料主要依靠进口,目前进口占2/3,国内回收占1/3。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原生金属和再生金属同时快速发展,而再生金属在金属总消费中的比例逐年提高。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金属废料减少重新冶炼成精炼产品而直接利用的比例也将逐步提高,以节省更多的能源、水资源和减少环境负荷。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再生金属利用量将达741万吨(其中铜200万吨、铝450万吨、铝69万吨,锌22万吨)。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提高再生金属在金属总消费中的比重,提高直接利用在再生金属利用中的比重。实现了这个目标,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将节约4500多万吨标煤,节约20亿吨水,减排10.6亿吨固废量,减排60万吨SO2,效果可观,是节约资源、能源、减少三废排放结构性的重要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策的支撑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障。

    1.鼓励金属废料进口。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方针。国家发改委要求,2010年我国再生铜、铝、铅占产量的比重要从2004年的24%、22.2%、21%提高到35%、25%、30%;在有色金属总消费中,再生金属的消费要从2005年的20%,提高到2010年的26%、2020年的33%。

    我国金属的社会蓄积量现在还不如发达国家,进入循环周期的量大幅度增加,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金属废料1/3由国内回收,2/3由国外进口的格局还将长期存在,且进口所占比例还将增大。2010年、2020年再生金属消费将分别达到740万吨和1240万吨,我国目前的进口与此目标要求存在不少差距和障碍。

    要进一步改变对金属废料的认识,它是金属的优质资源,而不是垃圾。对再生金属行业和原生金属一样,必须长期努力提高它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质量和利用率,同时提高其环保治理水平,减少污染。对废金属原料的进口,宜疏不宜堵。只有这样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1)扩大进口废金属原料定点企业户数,放宽准入,放宽进口许可证发放数量或取消数量限制,扩大进口品种,同时加强监督管理;(2)简化国外进口商的资质登记手续;(3)建立全面准确简明的废料标准,统一课税标准,合理课税;(4)对金属废料进口实行零关税;(5)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对国家级再生金属园区实行区内报关、检验、减少倒运费用和时间;(6)鼓励国外废料企业在华设立办事处和贸易协调机构。

    2.制定有利于国内金属废料回收和加工利用的税收政策。回收企业免征增值税和加工利用企业因税负增加5个多百分点,出现大量回收企业虚开普通发票,造成税收大量流失。这种混乱局面极不利于再生金属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金属回收和利用领域反映极其强烈且久拖不决的突出问题。有关部门应尽快理顺,减轻再生金属行业的税负,支持这一行业的发展。

    3.大力支持循环经济示范项目、试点企业和示范园区,引导行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近期,对废电机、电线、电缆、废家电、废汽车拆卸利用,双室反射炉熔炼加工再生铝合金,废铜预处理直接生产低氧、无氧铜杆、贵金属回收利用等均应列入示范项目。

    在我国10余个再生金属园区中,尤以宁波镇海、江苏太仓、湖南汨罗、山东临沂发展迅速。这些再生金属园区各具特色,有明确的产业升级目标,管理比较规范,应列为示范园区,给予更多的支持,使其成为引领园区建设的示范。

    在再生铜、铝、铅、锌拆卸,再生熔炼和加工利用综合利用的企业中,涌现出了一批具备规模和实力,不断实现着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经营,有比较完善的环保技术和设施,具有解决环保达标能力的企业。例如中国铝业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金川集团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上海新格、山东铝业、万泰、金田、江苏春兴集团、河南豫光金铅公司、汇美鸿发、柳州华锡集团、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公司、大通等。这些企业循环经济和金属再生综合利用的发展,将成为大、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成为与再生金属园区发展并驾齐驱的另一种模式。将其列入示点企业,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将有力地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为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示范。

    4.支持再生金属园区的发展。我国再生金属产业正朝着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几个典型区域的实践,已经展现出了摆脱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建立了一批拆解和处理金属废料100万吨~200万吨能力的园区,实现了巩固一批、集中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治理原则。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园区的整体作用,又使其中一批比较大的企业直接“走出去”,在国外建立采购机构,吸引了一大批国外及港台企业进入园区,吸纳了资源、投资、技术和管理。园区更便于解决环保治理和环境管理,便于加强商检、海关、税务、工商等方面的集中管理。再生金属园区是再生金属行业重要的发展模式之一,应该给予各方面的支持:

    (1)对园区、园区内企业的统一环保设施建设、技术改造等在筹融资方面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以加快产业聚集和产业升级。

    (2)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以起到示范作用。

    (3)对进入园区的企业在废料进口定点、废料进口许可证发放方面,给予优先和充分保证的政策。

    (4)靠近港口的再生资源园区,创造条件突现园区内商检报关,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

    (5)对未进入园区,又无法解决污染的企业,坚决限期淘汰。

    (6)允许国家级园区处理进口废家电和废汽车。

    5.尽快出台废旧家电、废旧汽车处理利用政策和法规。我国废旧家电、废旧汽车的社会保有量已相当大,大的淘汰周期也已到来。对废旧家电、废旧汽车的多元回收,集中处理;回收处理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处理费用的解决方案;处理企业的资质认定;旧产品再利用的质量保证和标识管理;政府的监督管理等,都急需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范和支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但东、中、西部的发展及城乡发展依然存在着梯次。这些基本的国情,决定了我们无法照搬发达国家的办法,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国情,制定政策法规,使再生金属回收利用领域尽快规范和健康发展。

    6.尽快完善循环经济的统计、信息工作。我国统计信息工作,基本上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计科目、口径、计算方法和呈报系统,难以适应指导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各金属品种可再生资源的回收量,其各种主要成份的计算口径和方法、再生金属原料再精炼的产量、再生金属直接利用的数量、再生金属进出口数量及其金属含量的折算方法、再生利用领域三废排放量、利用率等等,都是急需建立并与国际接轨的内容。还必须明确呈报系统,避免重复和遗漏,明确法律责任,杜绝虚报瞒报。

    7.加快制定和完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加快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及重要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例如铜、铝、铅、锌、贵金属等品种及家电、汽车的废料、废件分类技术条件;再生金属各品种合金分类的技术条件和标准等。

    8.产业政策。我国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和再生金属领域,已具备相当规模,再生金属利用每年300万吨,已相当于1987年全国有色金属总产量,但仍处在发展的初期。在近6000家再生金属企业中,5万吨以上的再生铝企业仅4家,1万吨~5万吨的企业26家;再生铜企业10万吨以上的仅有2家,5万吨~10万吨的6家;再生铅企业中2万吨的只有4家,再生锌企业中1万吨的只有2家;90%以上的再生金属企业是小企业,表现为小、多、散。上规模、上档次、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的企业总数不到3%。

    如长此下去,将无法有效解决环保治理、再生技术开发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合理利用以及更多地节能、节水等问题。

    制定明确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是十分必要的。要鼓励一批技术装备水平高,科研开发能力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环保达标,可直接和国际接轨的大企业和循环经济再生金属园区的建设、改造和发展。

    改造一批技术装备水平、检测手段、环保设施经改造,可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中型企业。淘汰一批使用燃煤反射炉、利用废杂铜生产“黑杆”、坩埚炉、烧结锅、烧结盘、简易高炉等落后工艺,无法实现环保达标的中小型再生金属冶炼加工企业。中小拆解企业逐步限期实行园区化,集中解决环保和技术进步。

    9.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并增加了以下内容:(1)明确规定促进清洁生产,促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产业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2)建立生产者责任延深制度;(3)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对47类危险废物的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实行申报制度;(4)完善进口废物环境管理制度;(5)加强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管理;(6)强化有关执法措施和处罚措施。

    加强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以及我国现行的三废防治有关法规的执法,都将进一步规范循环经济管理及再生金属企业的环境保护。

    加快循环经济的科技研发

    新中国建国50多年来,我们在原生金属生产领域的各项工艺、技术、装备研究和引进消化,提高资源利用的“四率一综”,三废治理和利用,节能、降耗、土地复垦等方面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行了长期的技术改造,一大批骨干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些工作还将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的发展壮大,一批新的课题提到了我们面前。例如进一步扩大资源的应用技术研究;金属废料拆解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各金属品种废料的再生冶炼、工艺路线、装备研发;各金属品种废料的直接利用合理利用技术研发;废料的分捡和成份快速测定技术设备研究;电子废物处理技术、装备研究;废汽车处理技术及装备研究;用于大企业,再生金属园区,中、小企业循环经济的环保技术、装备研究;用于循环经济领域的节能技术研究;旧设备的恢复再制造技术研究等。

    有色金属循环经济领域,特别是再生金属领域由于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和投入少,大量中小企业仍处于技术设备简单和落后的状态,金属回收率低或降级利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企盼着各方面科技力量的介入,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合原生金属企业和再生金属企业的,适合大、中、小型企业的循环经济各项技术和装备,使我国已具规模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