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石化:安全检查天天见 安全责任全覆盖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窦豆)10月29日,金陵石化3号码头,油品储运部主任李志富正在检查趸船的系扣情况。这是该公司根据石油库和油气装卸码头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的日常安全检查。这样的检查在该公司随处可见,该公司管理干部天天走进“责任区”督促安全,确保了各类作业的安全可靠。

安全责任:你有我有大家有

该公司从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入手,认真推行包含QHSE在内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岗一责制)。公司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主管经理任副组长,公司党委书记、分管副经理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管理公司的安全、环境、消防、职防及危险化学品管理等各项工作。该公司细化分解全年HSE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认真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活动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公司HSE管理委员会扩大会议,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现场作业安全。

该公司在公司、运行部、工区、班组设置了四级安全环保管理机制,配备了专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管理人员,各运行部设置有安全总监、安全环保科、专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员,形成了公司、运行部、班组、作业点的四级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按照国家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公司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取得了地方政府颁发的相应的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目前,公司600多名各级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 4660多名特种作业人员已全部通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三项岗位”人员均持证上岗。公司其他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全员安全考试,今年完成了全员网上答题。对进入生产区域的承包商严格管理,安全教育做到100%,考试不及格人员坚决不予使用。

安全检查:天天有 周周见 月月结

该公司日常安全管理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生产管理干部天天检查“责任区”,各个运行部每周检查发现的问题上榜公布,公司、运行部每月结合检查整改情况,实施经济责任制考核。公司四级安全活动的学习资料结合实际,强化举一反三。

同时,公司切实履行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经常性开展安全大检查。6月9日,公司组织对液氨、液氯、氟化氢等危化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对施工和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抽查,并对设备、消防、工艺、剧毒品管理等进行了专业检查,将有关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考核。进入7 月份,结合现场多套装置检修,公司开展了10次专项检查。8月份,对照有关制度和技术标准,结合公司第59次岗位责任制大检查,从工艺、设备、安全、环保等多方面认真组织查找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认真分析存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形成闭环管理。

尤其是公司按照《中国石化油库和罐区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危险化学品码头安全管理规定》和《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等有关制度和技术标准,从工艺、设备、安全、环保等多方面,对石油库、油气装卸码头开展了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码头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配置,更新了现场风向标,完成了码头遥控消防炮的安装及投用工作,码头现场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安全监控: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长期以来,该公司加强安全环保的精细化管理。各类安全台账资料齐全,具有安全组织台账、安全检查台账、隐患整改台账、安全教育台账、事故管理台账、消防气防台账、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监控记录、应急预案演练记录等多种资料,并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实施。压力容器安全附件齐全,每台均做到了“一台一档”,注册率达100%。加大仪表现场维护管理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各种台帐、档案齐全。严格按检定周期对在用可燃性气体报警仪、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进行周检,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现有各类DCS系统共62套, SIS系统21套,PLC31套,各类仪表总台件数76928件。以“三三二五制”为核心,夯实电气管理基础工作,确保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今年共完成 15258个防雷防静电接地点的电阻测试,其中不合格的58点已在3月前整改合格。

该公司深刻吸取其他企业事故教训,高度重视罐区现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和硫化氢中毒防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安排、谁负责”原则,强化罐区检维修作业许可,罐区用火严格执行申报许可和集中用火管理制度,确保各项作业处于受控状态。对全体员工开展了硫化氢中毒案例再教育,对硫化氢中毒防范重点区域的414名员工开展了硫化氢仿真培训,使员工硫化氢中毒防范意识和技能得到极大提高。

公司的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监控网络。目前共有关键装置62个(其中一级47个,二级15个),一级要害部位27 个,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危险点262个,实施危险点三级监控巡回检查,实现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管理全覆盖。依据国家、省法律、法规及文件,该公司实施了重大危险源管理。结合公司安全管理提升活动和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与考核,不断加大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现场检查到位,隐患治理到位。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估,公司梳理并建立了重大危险源清单,并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备。目前公司重大危险源11个,其中一级6个,二级1个,三级2个,四级2个,均按有关规定进行监控管理。

该公司各种作业票管理制度健全,并严格按照程序规定进行动火、进设备、高处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等作业的管理、审批制度。在检修前,制定检修计划,事先考虑可能出现的事故,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公司紧贴生产实际,形成了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