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1日 来源:重庆日报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重庆输气作业区狠抓源头防范,坚持依法护管,将安全防控作为管道保护的头等大事,从源头上确保管道区域内的安全平稳。提升管控能力,强力推进中石油HSE管理体系建设,努力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环保、健康管理机制;坚持企地联动,构筑安全大堤。在重庆市安监局、经信委等安全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响应下,企地联动“1234”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做好涉及管道隐患预防、安全隐患消除、管道保护问责等方面的工作。
连日来,我市安监系统6000名干部职工开展以“不辱使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通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歌颂改革开放、讲授“延安精神”党课、“重走革命路”红色旅游活动、制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展板等系列活动,各区县安监局以“当好人民好公仆”为载体,通过图片、网络等各种形式,开展“立足岗位,当好公仆,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生日献礼”活动。同时通过以“树立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服务”为主题,开展以加强企业安全监管,提供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牢记党的宗旨”活动等,把庆祝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永川区:以“创五个一流”、 打造“六型团队”抓好安全生产
以“创五个一流”(即创一流班子、一流队伍、一流标准、一流业绩、一流形象),打造“六型团队”(即团结型、学习型、创新型、健康型、攻坚型、廉洁型)为目标,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一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区政府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安全生产也是政绩,是硬任务”、“安全保障建设先于一切”的理念,落实了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二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区、镇、街道都建立了安委会,实施宏观指导监督;安监部门(安委会办公室)代表同级政府依法对同级行业安全监管部门、下级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察监督,各镇街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责任”。三要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十一五”以来,全区各类安全投入累计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17%。重点高危企业、重点路段、重点场所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四要扎实推进安全保障示范建设。安全生产“十百千”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创新实施安全应急“双万工程”。在各镇街、村居、企事业单位发展安全应急志愿者10408名,创建安全应急示范家庭10070户,强化了排查隐患、监测预警、传递信息、应急救援、善后处置和恢复重建等作用。五要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四大行动”。在电视报刊上天天有文字、有声音;把隐患排查治理、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常态化、制度化来抓,做到隐患有人查、整改有人抓、防范有人盯,先后共排查一般隐患21029处、已整改21006处,整治率99.8%,限期整治23处;排查重大隐患5处,已全部完成整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查处各类事故,严肃追究事故责任。
2010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的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10万人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四项指标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73%、47%、73%、70%。2007年至2010年连续4年获得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一等奖。
江津区:“一、三、四、五”工作法促安全生产形势好转
以深化“一个认识”,做到“三个明确”、“四个结合”、“五个落实”工作方法,促安全生产形势好转。
深化“一个认识”。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功夫花在平时,坚决扭转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的错误倾向。坚持区委、区政府常务会议每半年专题研究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区委、区政府“一把手”每季度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区级部门、镇街党政“一把手”每月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
“三个”明确。明确隐患治理的目标,明确隐患治理的重点,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各镇街和部门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主体,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落实责任、检查督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排查治理有成效。
“四个结合”。一要与深化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建设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要与日常安全监管监察执法相结合,严格安全生产许可,加大打“三非”、反“三违”、治“三超”工作力度,消除隐患源头;三要与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相结合,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保障基础;四要与加强应急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
“五个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要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主体,夯实基础,深化整治,为全区打造千亿工业强区、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所有镇街全部设置安监办,在全区263个村(居)增配一名专职安全综治专干。区级财政投入950万元,关闭15家高危行业生产小企业;企业投入1.2亿元建立安全费用制度;全区所有镇街安监办配备了安全监管必须的装备,全区50%的村(居)配齐了安全监管基本设施,基层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所有镇街均完善了安全监管12项基本制度和12本基础台账,高危行业中50%以上的企业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安全生产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理顺了监管关系,细化了监管职责。全区安全生产呈现“四个下降、一个杜绝、一个确保、一个涌现”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