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7日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6月8日,东方物探建立安全文化建设辅导站,首批10名物探队经理进站接受为期3个月的HSE管理体系培训。安全文化建设辅导站主要任务是对基层单位行政一把手进行轮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HSE体系运行能力和培训能力。这是东方物探与杜邦公司合作以来在HSE管理体系推进方面采取的又一新举措。
东方物探与杜邦公司合作两年来,在HSE体系运行方面注重引进先进理念及其方法,以安全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全员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体系运行工作,丰富了HSE管理的内涵和运行手段,推进了HSE管理体系运行,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转变观念,确立核心理念
东方物探坚持把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与杜邦公司的先进理念和做法相结合,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的安全管理方法,学习引进杜邦公司推荐的安全观察与沟通方法,变监督检查人员指责批评为平等沟通、示范对话,引导广大员工逐步实现对安全工作新的管理理念由被动接受到自觉学习把握的转变。
将杜邦公司HSE管理的理念与本单位经验相结合,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吸收借鉴,学习提高。把直线责任作为落实安全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层层实施,各级管理者不仅要做到对安全管理的结果负责,而且要对安全管理的过程负责,由过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转变为“管工作必须管安全”。把 “全员责任”落实为属地管理,按照“层级负责,人人尽责”的划分原则,规定每个管理者都要对自己的属地负责;每个员工都能在线性管理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了由单纯的“领导责任”向“全员责任”的重大转变。实施“有感领导”与“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发挥领导示范作用,进一步规范了干部员工的安全活动和行为。
建立严格考评机制。修订完善业绩考核内容,将安全业绩考核比重提升到15%~20%,实行全员HSE绩效考核,将员工的奖金分配与个人HSE表现挂钩,全面落实全员层级考核制度,让安全业绩真正体现到领导的升降、员工收入的高低上来。
建立对体系运行进行审核定级、量化打分的运行机制。按照“四步法”分阶段稳步实施,即示范审核、培训骨干;以点带面、示范审核;内部审核、优化运行;审核定级、检验成果。根据量化定级标准运行情况设定ABCD四个级别,进行量化打分,审核中二级单位出现D级,对出现问题的基层单位领导予以免职,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行政处分。
强化机制,创新培训方法
按照HSE培训矩阵建立相应的培训模块,形成HSE培训体系框架,并成为对管理层和基层组织开展HSE培训工作的依据。通过持续强化培训,共组织各类培训3447班次,培训145479人次。按照各层级的岗位需求,改变过去“填鸭式”、“上大课”的培训方法,实行“办小班”、“互动式”培训模式,分层级开展HSE培训,切实保证培训取得预期效果。先后培养了152名体系推进方案培训师,并采取“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做法”的模式,分主业和辅业单位分别制作与体系推进工作相配套的HSE培训课件174个,持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利用“工程技术方法治理隐患”。为各单位配备智能化充电机556台,安装皮卡车防翻架655台;为有条件地区的5031台车辆安装了GPS监控装置,建立了15个监控中心。工程技术手段的引入和应用,有效规范了交通安全管理,2009年至2010年,东方物探实现了交通安全无事故。
加强合作,提升管理水平
安全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得到确立,实现了由“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到“管工作必须管安全”;由“全员参与”到“全员责任”两个转变。通过系统完善HSE制度体系、培训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有效促进了现场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强化了HSE基础管理工作。
创新三种工作模式:层级驱动,落实直线管理责任的“动车组”工作模式;用工程技术方法改进设备设施,努力实现本质安全的隐患治理工作模式;安全文化建设由单纯的“领导倡导”转变为强化全员参与的“良性互动”工作模式。
初步建立起以安全是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以属地管理和各层级职责归位为保障的“自上而下”的体系运行长效机制;以专职师资队伍和基层领导及班组长培训队伍相结合,实现培训工作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以治理隐患、不断完善设备设施本质安全的持续投入机制;以基层建设、教育培训为基础,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控制的思想保障机制;以过程管理评审为手段的运行审核评价机制。
2009年,东方物探首次实现勘探主业无重伤以上事故,2010年实现了无重伤以上安全事故,分别被评为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先进单位。
杜邦公司对与东方物探合作两年来的成果进行总体评估认为:东方物探建立了安全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安全氛围,奠定了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跨越的理念基础和组织基础;已经向着国际一流的HSE管理“扬帆起航”;以本质安全为切入点,积极探索BGP安全文化的发展之路;基层单位扎实有效地稳步推进HSE管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