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企业低价竞争 环保企业压力巨大

2009年08月18日 10:09: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目前国内20多家生产乙基氯化物的化工企业有的环保,有的污染,可谓鱼龙混杂。在通向全球化的道路上,这些企业必将面临是走环保之路,还是搞低价竞争的艰难抉择。

    污染企业低价竞争

    国内生产乙基氯化物企业规模不等,平均每吨产品废水量达6.5至10吨。有些企业仅建有象征性、应付性环保设施外,有10多家企业甚至没有任何环保设施。“但他们因为环保方面的低成本,在参与行业竞争时采取了低价位竞争,使我们反而面临低价位竞争的巨大压力。”湖北驰顺公司董事长尹谦说。

    走进湖北驰顺化工有限公司高耸的废气分离罐,巨大的污水处理池,全天候的在线排放监测,为我国化工企业贴上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标签”。但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在自身发展中也曾切身感受了巨大的低价竞争压力和苦恼。

    驰顺公司是有过惨痛教训的。驰顺公司污水处理中心在投入运行后的一年内,是由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行、验收和达标排放,但在2008年9月22日,这家环保公司擅自启动外排水泵,造成污水泄漏,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并引了国家、省、市、县各级环保部门的重视,驰顺公司被责令停产进行整改。

    公司董事长尹谦说:“这件事对我们是一次极其沉痛的教训,企业形象、社会影响、经济利益等方面都损失惨重。”那以后,驰顺公司通过科技攻关,不仅实现了生产工艺方面的新突破,而且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四重效果。

    但是尹谦说,企业走上环保之路后又面临了一些新的苦恼。目前国内同行业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配套完善的环保处理系统尤其是污水处理设施,他们在环保方面的固定资产高投入和运行高成本,必然使公司在参与行业竞争时面临巨大压力。尹谦说,“他们低出的价位往往就是我们的环保成本,是乙基氯化物行业规范发展应该投入的环保成本。”目前驰顺公司环保运行成本每吨产品最高达到500元,在价格上明显要高于同行业。

    一些专家也担心,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不能体现出循环经济的实际意义,反而可能使真正做到了环保达标的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业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