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2003年电力体制改革启动。十年来,一代电力监管人在探索中砥砺前行,树立了电力监管的理念,不折不挠地进行电力市场化的探索,促进了供电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有力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在电力行业的开展,对国家电力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东电力监管工作的正式开展始于2005年。当年,华东区域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正式成立。华东电监局、城市电监办为华东电力安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单位,各单位主管或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为华东电力安委会成员。通过多年的总结提炼,围绕安委会为核心的安全监管责任机制,电力安全监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提起电力市场建设和监管工作,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阻力重重”、“无市可监”。但华东电监局对市场建设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早在2004年建局伊始,在内设机构还未配齐之前,华东电监局就正式启动了华东市场的筹建工作。2006年4月3日,如期试运行。
多年来,华东电监局坚持探索,在夹缝中摸索了一条新市场化道路—华东电力市场跨省电能集中竞价交易平台。该平台是国家电监会首个批准常态化运行的交易平台,在区域市场建设停滞的情况下,已成为电力市场改革的标志性交易平台。
原国家电监会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大用户直接交易,同样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一个稳妥的切入点。大用户直接交易本质是建立一种市场机制,将用户引入市场,赋予其购电选择权,变“独买独卖”为“多买多卖”。华东电监局重点配合安徽省有关方面开展了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今年初,在跟踪监管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扩大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促进安徽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得到了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李斌、常务副省长詹夏来相继对建议作出重要批示。
在探索电力市场建设的同时,以厂网界面为重点的市场监管逐年强化,经过多年的积累,华东电监局最终形成了“五项制度”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通过“五项制度”体系的运行,电能交易秩序得到明显规范:年度基数电量计划完成偏差率不断下降,电能交易合同覆盖面广,备案情况不断改善,网厂电费结算率和现金结算率更是多年来均保持100%。从上海的治理工作看,电力工程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电力工程市场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用户工程项目从国有、集体企业垄断向以民营企业为主过渡,民营企业比例达到了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