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产管理人运用到投资决策管理过程中,企业披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量化数据重要性日益凸显。 现阶段已发布多个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如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S2)、欧盟财务报告咨询组(Europe-anFinancialReporting Adviso-ryGroup,EFRAG)发布的《可持续披露准则》(草案)等,均提高了对“可持续数据”的披露要求。
01
ISSB要求企业披露可持续数据
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起成立ISSB,旨在制定统一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DS),以兼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要求。
2023年6月26日,ISSB正式发布IFRSS1和IFRSS2。
IFRSS1规定了企业应披露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即有关报告主体的可持续相关风险和机遇的信息,可以合理地预期影响报告主体的现金流、短期、中期或长期获得融资或资本成本,包括有关主体与这些风险和机遇相关的治理、战略和风险管理以及相关指标和目标的信息。
例如,当企业商业模式依赖某种自然资源,则会受到资源质量、可用性和定价影响;当企业生产活动给环境带来负面后果时,会受到严格的政府监管或承担声誉损失的影响等。由此,ISSB重点关注有可能对企业前景造成影响的那些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并对企业披露这些信息涉及的量化数据提出了要求。
为进一步厘清可持续相关财务数据和可持续数据之间的关系,从标准或准则应用者和报告使用者进行比较,发现ISDS准则与一些其他可持续相关披露标准或准则不同。
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认为,利益相关方和其他信息使用者可使用GRI标准,以了解主体应报告的内容;利益相关方也可采用报告信息,评估自身如何受到或可能受到组织活动的影响。利益相关方既是标准应用者,也是报告使用者。
又如欧盟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发布的《可持续披露准则》(ESRS)确定了可持续信息范围遵循“双重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识别与判断哪些可持续发展议题需要重点披露时,既要考虑对企业价值创造(或价值损毁)产生影响的议题,又要考虑体现企业重大环境与社会影响的议题,前者被称为财务重要性,后者被称为影响重要性。
而ISSB认为,ISDS准则的使用者是任何报告主体,而报告的使用者是指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即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以帮助他们合理预期企业前景并做出是否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报告主体是ISDS准则应用者,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是报告使用者。
02
量化计算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已有一些机构研究了企业活动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量化方法。例如《自然资本议定书》《社会和人力资本议定书》、哈佛大学“影响力加权会计倡议”等,为企业量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哈佛大学“影响力加权会计倡议”提出了一种将企业活动对社会和环境影响力转换为财务数据的方法,即基于利益相关方视角,综合考虑企业运营影响力以及产品与服务影响力,分析企业活动对利益相关方及环境的影响力价值,将企业影响力价值量化结果纳入财务报表中,为投资者和资产管理人评估企业潜在风险和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在消费者权益方面,以消费者受益或损失成本进行量化核算,在商品普惠性方面,以相近定位和功能的商品价格普惠性带来的损/益价值进行量化核算。
此外,《自然资本议定书》是通过对企业运营、法律、监管、融资、信誉、营销和社会关系等各方面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分析,进一步衡量和评估企业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本影响价值。
在没有兼顾科学和适用的价值量化方法时,《自然资本议定书》也允许以企业成本和潜在成本进行评估。
如某化工企业生产中违规排放氨氮致水体浓度超标,这些氨氮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得水草、蓝藻等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体严重污染,有关部门责令整改,此时产生的费用包括企业成本(罚款和整改费用)和潜在成本(弥补对社会和环境负面影响的成本)。
因此,可以通过价值评估来量化计算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03 可持续价值量化的先进实践
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了“每股社会贡献值”概念,在考察每股收益的基础上,关注公司为社会创造的每股增值额,率先建立了公司评估价值创造的全面的利益相关方视角。
一些机构运用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等结合收益法、市场法和资产基础法,探索将ESG(除了基本面之外,考虑了社会、环境、公司治理等因素的一种投资方式)纳入投资估值模型中。
在国际层面,从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到自然相关财务信息,评估可持续性影响财务价值的信息披露边界逐步拓展。
目前,ISSB正在努力推进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与财务报表信息整合,其目的在于共同构成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以帮助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评估企业前景。
根据官方网站ISSB对企业价值的理解,即反映一个企业的股权和净债务的总价值,以及对短期、中期和长期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的预期,以及归属于这些现金流量的价值(反映资本成本),聚焦于财务实质性,属于狭义的价值评估。
考虑如何基于更广义的视角,更系统和全面地审视企业的可持续价值,北京一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标数字科技)率先研发ESG净值核算方法,构建每股ESG净值、ESG市盈率、综合市盈率等特色指标,旨在突破企业内部财务视角的局限性,直观体现公司活动对环境、社会的外部化价值。
例如,核算某企业活动产生温室气体的价值时,货币化系数应选择社会消减单位当量温室气体引起的升温效应所投入的成本系数,而非企业在实际生产中为购买碳配额产生的实际成本。
04 整合可持续相关披露标准要求
报告是企业价值量化的重要依据来源之一,但往往与可持续相关披露标准侧重点不同。
不论是利益相关方还是企业,都亟需整合和协调多个可持续相关标准,以满足不同区域市场的监管规定。
ISSB在这方面的努力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企业应以此为契机,根据ISDS准则要求,搭建符合实际情况、具备良好兼容性和扩展性的可持续相关指标体系,建立可持续相关数据采集、披露和核算的框架。
企业也可根据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监管要求及自身可持续数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可持续数据采集及披露路线图,以应对未来可持续数据披露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可采用“投入-产出-结果-影响-影响财务化”的方法,开展可持续信息的量化评估、管理及披露。
一标数字科技整合ISDS、ESRS、TCFD等可持续相关数据披露的有关框架,提出OneESG企业可持续价值评估框架,开发OneESG企业可持续价值智能数据平台,为企业规划、管理和披露可持续数据提供数字化工具。
OneESG平台拥有高兼容性的企业可持续价值评估模型、丰富前沿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价值量化方法、覆盖全行业的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价值估算数据,能够为企业可持续数据披露和分析提供基于深度数据洞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