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要求,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考察,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强调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如何使包括报纸等传统媒体能够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受到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认为,我国主流报媒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定海神针和中流砥柱,也是改革开放的发动机和推进器,其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是思想舆论阵地的基础和根本,是不可替代的。李东东解释说,“报媒不单指报纸,还包括报业集团各种媒体形态的产品。”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不少主流报媒如今面临着广告等经营收入和发行量持续下滑、优秀人才不断流失、读者流失严重等困难。许多人已经不把报纸作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消息来源,这些问题影响到主流舆论阵地的稳固。
李东东委员认为,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为了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主流报媒应该在内容上融合新兴媒体,在技术上借助新兴媒体,真正成为现代传播体系的核心骨干力量。提到为何重点关注这一问题时,她指出政协委员的提案和建议在精不在多,履职尽责应该突出问题导向,既可以提出防治雾霾、保障民生等一般性问题,更应该围绕自己所在界别,及时发现实际问题,提出实在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说,我国许多体制都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变而来,带有一定的共性,新闻出版业某种意义上也需要“三去一降一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需求侧问题,满足受众需求。改革,必然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社长何崇元认为,报媒长期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也能够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相关部门应该对包括报媒在内的传统媒体抱有信心,予以更多关注、更多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日报社社长朱灵提出,报纸加强传播能力等建设,还要加大报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扎实培养能够担当重任的新闻专才。
除了具备问题导向,要解决好融合问题、促进媒体发展,还须强化目标导向,通过有力措施解决问题。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不少委员认为,对报媒等文化事业应该更加重视,对其中的文化产业部分可以予以更大的支持政策。在深入一些中央主流报媒和若干省份调研的基础上,李东东等委员提出以下建议。
一方面,建立国家报媒融合发展基金。促进主流报媒尽快实现融合发展,为报媒壮大实力提供强有力支持。借鉴其他事业基金的运作模式,为基础扎实、运作规范、前景可观的报媒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帮助其迅速做大做强,成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牢固阵地。
另一方面,加强对报媒的版权保护,解决针对报业新闻作品的侵权现象。比如,加强对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建立新闻侵权的提示、预警、投诉行政治理联动机制,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新型版权利益分配与合作机制,搭建全国统一的新闻作品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主流媒体的作用更加凸显,社会责任不可推卸。不少委员指出,在全行业生存状况较为严峻的情况下,报媒还要承担包括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文化事业建设费、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多项税负。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报业的综合税负建议给予适当减免。此外,提案还建议选取合适的报媒,在新市场环境下进行股权融资、对外投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综合改革试点,合理利用市场与资本的力量助力报媒等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