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30个省(区、市)绿色发展指数及排名
2013年9月21日下午,《2013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发布暨研讨会在首都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主办。会上发布了《2013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公布了我国30个省(区、市)和100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并推出各地区的“绿色体检表”、城市绿色发展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内容。
省际和城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是由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三个部分构成,分别反映经济增长中的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与生态保护及污染排放情况、政府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和治理情况等。测算结果显示,30个省(区、市)中,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前10位的是:北京、青海、海南、上海、浙江、天津、福建、内蒙古、江苏和陕西;甘肃、宁夏、河南位列后3位。有17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省份绿色发展优势较明显,西部省份资源环境表现较突出,中部省份相对缺乏优势,东北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100个测评城市中,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前10位的是:海口、深圳、克拉玛依、无锡、烟台、青岛、湛江、延安、北京和潍坊;排名后5位的城市是:荆州、西宁、铜川、鞍山和兰州。有59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东部城市绿色发展优势相对明显,中部城市绿色发展状况良好,西部城市绿色发展与中部相当,东北城市绿色发展相对落后。克拉玛依、赤峰、唐山等一批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排名靠前,绿色发展经验值得借鉴;苏州、杭州、桂林、成都等部分传统旅游城市绿色发展排名与人们的印象有反差,值得深思。
根据省市的要求和反应,《2013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继续制作了“绿色发展体检表”,包含了参评地区绿色发展三级指标的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指标排名变化等十余项内容,为地方政府发展绿色经济提供具体指标参考和决策支持。
为了把统计分析和民众的主观感受结合起来,课题组继续对我国38个城市进行“城市绿色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居民对所居住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政府绿色行动的综合评价。公众满意度调查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为:克拉玛依、厦门、西宁、银川、海口、杭州、重庆、青岛、苏州和宁波;排名后10位的城市分别为:乌鲁木齐、沈阳、武汉、北京、石家庄、西安、广州、兰州、呼和浩特和郑州。其中,北京的排名与100个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形成鲜明的差异,反映了公众对于北京城市绿色发展的高期望,值得玩味。
报告研究人员还深入青海、浙江、山西、湖北、四川等省市进行调研,并分赴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韩国首尔首都圈等地进行了绿色发展实地考察。
据悉,本报告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财经大学学术顾问李晓西教授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博士组织下,联合以上三家单位近40位专家学者合作完成。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北京师范大学刘川生书记、董奇校长、西南财经大学赵德武书记、张宗益校长为本报告题了序言,吴敬琏教授、厉以宁教授、张卓元教授、魏礼群教授等近30位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对报告进行了评审。专家们认为这项研究工作对促进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有积极的意义。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评价报告指出:《2013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是一部有关中国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料翔实、可信度高的研究作品,其反映了国内在这个研究领域内的新成绩,有助于地区绿色状况的改进和绿色发展工作的进展。
发布会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领导与专家在大会上致辞。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财经大学学术顾问李晓西教授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博士对研究报告进行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王毅,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主任田俊量等著名专家学者就我国的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做了精彩解读。
《2013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荣获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奖;《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其英文版已由德国斯伯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面向全球出版发行;《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在2012中国国际动物与自然电影节上发布,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