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和谐企业献力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作出全面部署,充分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质在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在永续发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重点在利益关系,健全共享成果的管理机制;目标在国强民富,促使民族振兴崛起。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科学决策,是我国经济社会强劲发展的科学指南,对于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小康社会局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尤其是《决定》提出的关于“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的科学论断,从根本上为创建和谐企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社会和谐,企业有责”。创建和谐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甘肃电力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积极促进企业与员工和衷共济、企业与客户和睦共处、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既是甘肃电力公司发展的主基调,也是营造良好环境、创建和谐企业、促进公司发展的硬要求。推动和谐企业创建中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实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认识,把握根本、突出关键,真抓实干、创新发展。

  加快发展,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这是根本要求。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员工的福祉源,是社会的营养液。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提供养分,构建和谐社会也同样离不开企业发挥的积极作用。企业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强化战略规划指导,正确处理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坚持向发展要效益。强化资源整合,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行精细化管理,发挥规模优势,深入挖掘潜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电网大范围、大规模、高效率配置能源资源的基本功能,积极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支持配合用户增容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增加用电量,坚持向管理要效益。一切以市场为核心,贴紧市场,把握市场,调整创效策略,扩大售电量,增加销售收入,拓展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坚持向市场要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以人为本,谋求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这是关键要素。一个企业,只有建立和形成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内部和谐环境,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员工稳定、企业和谐本身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致力于创建和谐企业,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员工的切身利益、社会的根本利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治理、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与实现员工全面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以提升素质为职工谋求“软福利”,充分激发员工的发展愿望,不断增强员工的创造活力,使不同岗位层次的劳动和价值都得到承认和尊重,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潜能得到最充分的迸发和释放,不断创造利益源泉、推动企业发展。坚持革除企业管理上的各种弊端和羁绊,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员工合理的需要增长,保证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员工,使广大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同舟共济,实现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使企业有更大能力为和谐社会贡献能量。

  优质服务,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重要使命。坚持以“四个服务”为宗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创建和谐企业、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始终坚持团结建网、团结治网、同舟共济的优良传统,健全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防御安全事故的能力,提高电力运行的可靠性,确保安全稳定运行,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坚强支撑。严格执行《电力监管条例》、《供电服务监管办法》等法律法规,大力加强行风建设,实施节能调度、环保调度、经济调度,不断提高供电服务水平。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坚持节能降耗,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需求侧管理,引导社会科学用电、合理用电、节约用电,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内质外形建设,加快品牌资源整合,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沟通,积极推广和应用“国家电网”品牌,树立公司“诚信、负责、开放、进取”的新形象。倡导“竞合共赢”文化,树立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新理念,以竞争促合作,以竞争促发展,努力实现与社会各方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和谐共赢。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和谐,需要企业力量,各个企业一定要深刻领会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电力企业创建和谐企业,需要全面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奉献清洁电能,服务和谐社会”为主线,按照“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坚强电网,形成优秀企业文化,建立良好公共关系,实现企业、社会全面和谐,促进员工、企业、社会共同发展。促进电力企业科学规划、持续发展,遵循电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促进企业各要素各环节有序协调,实现企业经济健康发展;安全稳定、可靠供应,确保企业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清洁环保、高效低耗,顺畅企业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高效经济运营,注重环境友好;诚信团结、有序竞争,加强沟通协调,融洽内外关系,协力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形成互利互惠、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环境;充满活力、欣欣向荣,营造员工心情舒畅、企业蒸蒸日上、产业兴旺发达的良好局面,努力把企业建设成为“持续发展、关爱员工,遵章守法、诚信至上,团结协作、文明礼让,履行责任、热心公益”的企业。创建和谐电力企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让员工共享公司发展的成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一流企业;坚持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坚持依法治企,严格管理,加强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确保安全和稳定;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