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至3月1日, 2025·中俄三亚对话在海南三亚市举行。本次对话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北京对话联合主办,来自中俄两国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发表视频致辞。
张汉晖表示,在两国元首把舵领航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将行稳致远。中俄关系拥有充足内生动力,有广阔的战略协作空间。要以两国元首战略共识为根本遵循,续写更多中俄关系春天的故事。
伊戈尔·莫尔古洛夫表示,中俄两国坚持平等、相互尊重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双边关系成为了21世纪大国之间建设性互动的典范。在两国领导人引领下,双边关系稳健且充满活力,经贸合作稳步增长,人文交流为两国关系发展夯实社会基础。
点击查看大图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发表视频致辞。
点击查看大图
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发表视频致辞。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伊万·季莫菲耶夫现场致开幕辞。吴海龙表示,要深刻认识在国际大变局中保持中俄持续稳定关系的战略意义,以长远眼光看待中俄关系的重要战略价值。务实合作是双边关系保持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有更开放的思路,将双方合作愿景落到实处。中俄要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加强在联合国安理会、金砖和上合组织等国际机构中的合作,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大的发言权,增强代表性。双方要继续加强在各领域特别是民间层面的交流对话。
季莫菲耶夫表示,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同国际社会一道,持续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俄方赞赏中方建设性作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其内外政策发生了变化,世界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加剧。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密切沟通意义重大。要推进中俄政治、经济关系平衡发展,进一步加强在金融、气候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推动各自发展振兴,为国际关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点击查看大图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致开幕辞
点击查看大图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伊万·季莫菲耶夫致开幕辞
本次对话会围绕中俄在新世界秩序中的角色与合作,引领全球南方多边合作—中国和俄罗斯的实践,中俄北极合作,中俄银行与投资四个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
专家们表示,要重视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政策变化,关注美欧关系调整对现有国际秩序带来的新影响。中俄应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为维护真正多边主义、构建多极国际秩序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多极世界秩序和全球南方发展,专家们提出,多极世界秩序已不仅是全球南方国家的诉求,不少西方国家也开始认识到多极世界秩序的价值。中俄作为多极世界秩序的倡导者,要更好运用联合国安理会、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机制,推动联合国改革和其他多边机制改革,更好运用和不断完善金砖、上合等多边机制,加强全球南方国家金融、贸易与技术合作,提高全球经济民主化。
专家们指出,美国任意对他国实施金融制裁,进一步暴露了美国传统的霸权掠夺本性,也推动了国际金融体系包容性改革的进程。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势在必行。中俄应从金融体系自主与产业链深度合作两方面推进工作,加强本币结算,使用数字货币,摆脱对美元体系的依赖。金砖国家在金融体系自主和产业链合作上大有可为。关于北极开放合作,专家们认为,所有国家参与北极开发都应遵循和平原则。中俄开展北极合作有广阔空间,同时,需平衡主权关切与地缘风险。
点击查看大图
对话会现场 图源:中国网
专家们表示,当前中俄应加强在政治、经济、财经、贸易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新闻媒体、智库高校、民间往来的交流合作,步夯实友好合作基础。大家期待,通过活跃的人文交流进一步促进两国文化相融、民心相通,推动两国世代友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两国关系行稳致远夯实社会根基。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致闭幕辞,他表示,通过此次对话,与会专家为中俄强化战略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与建议。他提出,中俄关系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独特战略价值,双方要深化各领域交流,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
点击查看大图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致闭幕辞。 图源:中国网
北京对话联合创始人、秘书长韩桦主持活动。她表示,对话活动聚焦中俄关系发展,也必然关注整体国际关系的走向。专家们的发言和研究成果将助力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向前发展。
点击查看大图
北京对话联合创始人、秘书长韩桦主持活动。 图源:中国网
活动期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代表课题组发布了“北极治理”智库联合研究课题。
点击查看大图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于会上发布课题。 图源:中国网
“中俄三亚对话”起始于2024年,旨在搭建机制化的中俄智库公共外交和战略对话平台,现已成功举办两届。
出席本次对话会的中方嘉宾有:中央外办原副主任陈小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北京对话联合创始人、秘书长韩桦,中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洪农,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上海区域国别学会会长姜锋,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哈萨克斯坦、印度大使乐玉成,观察者网总经理,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施越,中国前驻斯洛伐克、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孙立杰,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系主任唐晓阳,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室主任徐坡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赵华胜,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赵隆。
点击查看大图
中俄嘉宾合影 图源:中国网
出席本次对话会的俄方嘉宾有: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成员阿列克谢·葛罗米柯(Alexey Gromuko),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国际能源政策与外交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伊格巴尔·古利耶夫(Igbal Guliyev),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应用国际分析系系主任伊戈尔·伊斯托明(Igor Istomin),金砖国家国际媒体网络电视台国际合作部主任达里娅·伊万科娃(Daria Ivankova),俄罗斯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学术副所长、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成员亚历山大·罗曼诺夫(Alexander Lomanov),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亚非学院院长,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成员阿列克谢·马斯洛夫(Alexey Maslov),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亚洲和欧亚项目负责人茱莉亚·梅尔尼科娃(Julia Melnikova),东北联邦大学校长、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成员阿纳托利·尼古拉耶夫(Anatoly Nikolaev),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东亚区副总干事伊万·普拉托诺夫(Ivan Platonov),金砖国家国际媒体网络电视台主席、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伊万·波利亚科夫(Ivan Polyakov),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世界经济与国际事务学院副教授、欧洲与国际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伊琳娜·斯特列尔尼科娃(Irina Strelnikova),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伊万·季莫菲耶夫(Ivan Timofeev),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索菲亚·里亚扎诺娃(Sofia Riazano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