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交流与合作
2023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论坛:凝聚合力是保护生态最佳方式

  【解说】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背景下不可避免也不能避免的热点话题。6月15日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拉开帷幕,在2023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论坛上,来自中外的五位嘉宾就“多元共创和谐自然的创新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解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在论坛中表示,针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三大全球环境方面的危机,要综合性、系统性地去考虑。

  【现场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 涂瑞和

  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三大全球环境方面的危机,一个最大的危机就是气候变化。第二个方面是生态系统的退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第三个就是污染和废物。这三个危机实际上它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危机的恶化会带来另外两个危机的恶化。反过来讲,一个危机的缓解,它也会带着另外两个危机的缓解,所以我们解决环境问题要综合性、系统性地考虑。

  【解说】解决好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更需要民众参与其中,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亚洲区主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龙迪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民众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中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工作并非政府能够单独完成。

  【现场音】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亚洲区主任 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龙迪

  许多外国人在某种程度上认为中国的所有决定决策都是由政府制定的了,民众不曾参与其中,这不是事实,我们从今天已经看到,中国的公众事实上已经在参与决策了,而且公众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之中非常重要,政府不能单独完成。气候的转变是非常困难的,保护多样性,恢复生态都需要公众真正参与其中。与这些问题紧密相关的他们,才能帮助找寻问题解决的办法。

  【解说】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帮助涉藏地区社区自主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民间组织,在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寻求经济发展。

  【同期】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秘书长 东周群培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我觉得不是创造而是一种选择。所以我们在选择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这样的时候,生活里面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也会想到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在三江源地区有很多的再生资源,牦牛的绒,牦牛的毛,包括我们的酥油,我们现在做的酥油香皂,牦牛绒的很多产品,而这种产品的研发以及它的销售来带来老百姓的经济收入,这种情况下,我们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它同样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经济发展。

  【解说】今日格林纳达网副主编苏琳·劳楚彤在论坛中听说东周群培所在的民间组织有上百团队和家庭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自发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她认为很有趣,同时也产生了一定启发。

  【同期】今日格林纳达网 副主编 苏琳·劳楚彤

  我知道其中一个小组成员说他那边有好几百个团队、家庭自愿参与垃圾回收等以保持社区清洁,因为这对他们的牲畜也有好处,他们养了很多牲畜。我认为这很有趣,因为你必须把环境和他们维持生计的牲畜联系起来。因此,一旦他们明白了这一点,我认为这可能是他们自愿保持该地区清洁的动力,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联系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在环境、保持环境安全以及清洁、生态和人们的生计之间建立具体的联系。

  【解说】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主任张玉军在论坛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愿景讲到三方面建议并表示,实现愿景要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各行业的共同努力。

  【现场音】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主任 张玉军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愿景,需要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各行业的共同努力,有三个方面的建议,一个是要凝聚合力,加快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推动建设公平公正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第二个建议是要增添效力与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第三个建议是激发活力,着力推动全社会共创和谐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全民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