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交流与合作
首届生物质能供热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

2013年12月21-22日,首届生物质能供热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低碳发展促进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家能源局、环保部、农业部、国家林业总局和广东省、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两院院士,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教授,有关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美国能源基金会的研究人员,以及广州迪森、北京奥科瑞丰、辉南宏日新能源等生物质企业负责人共计一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面临着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今年12月,中央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新型城镇化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物质能是重要的低碳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供热,替代燃煤消费,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要措施,是构建城镇清洁能源体系、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生物质能供热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为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会议上,有关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院士和有关专家学者、有关企业负责人结合各自专业领域阐述了生物质能供热的发展形势、发展思路、发展目标、技术路线等,交流了项目建设和管理运行经验,共同研讨推动产业发展的有关措施,达成了广泛共识。

会议认为,生物质能供热是破解县城清洁供热难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多数县城受人口规模、建筑面积等条件限制,不具备建设大型燃煤燃气热电联产项目的条件,多采用分散燃煤小锅炉供热,大气污染较为严重。长期以来,县城清洁供热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生物质能供热主要包括热电联产、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等,项目规模不大,特别适合于县城民用集中供热。实践经验表明,以生物质热电联产较大规模集中供热为主、小规模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集中供热为辅的县城清洁供热模式,完全能够满足县城民用集中供热需求,是未来值得推广的重要方向。

会议认为,生物质能供热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清洁供热方式。生物质能供热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与天然气、轻油供热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宜成为工业清洁能源供热方式的优先选择。特别是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较重地区以及燃煤消费控制的重点城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会议认为,当前生物质能供热发展尚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有待完善;财税等支持政策的补助范围和方式有待改进;生物质资源种类、数量、可利用量、潜在资源量及分布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调查和评价;生物质原料收集难度大,缺乏完整的专业化原料收集、运输、储存及供应体系,收储运效率低;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和装备处于起步阶段;生物质能供热项目产业化程度较低,项目建设和管理运行有待规范等。

会议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政府部门加大对生物质能供热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财税等支持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技术标准,健全行业统计监测和管理体系,组织实施生物质能供热示范区规划和示范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有关生物质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加强生产端和应用端的分工协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议有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原料收集等关键设备的研发力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政府部门、有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交流沟通,共同研讨和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促进生物质能供热产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