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播报 Conference broadcast
中国碳市场建设政策与企业实践聚焦
发布时间:2017-04-12 14:49:58


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坚持低碳发展,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1
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和推动国内低碳发展简要报告

1.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成果和影响

1.1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成效显著

1.2提交强化气候行动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

1.3 积极运筹气候外交

1.4推动达成巴黎协定   

2.“十二五”期间我国低碳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2.1 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

2.2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3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加速推进

2.4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全面展开

2.5基础能力建设持续基础

2.6“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已经超额实现

2.7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

3.我国绿色低碳发展下一步的考虑

3.1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3.2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和产业体系,推动全社会低碳转型

3.3 深化低碳试点示范,探索低碳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3.4 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市场化减碳的新机制

3.5积极的适应气候变化,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3.6 立法是未来“十三五”的工作重点

3.7做好签署《巴黎协定》的相关工作,继续引导全球治理进程

3.8积极筹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加强国际合作

2
呼吁工商企业加强参与低碳绿色发展和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

1. 要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2. 积极参与低碳试点示范

3.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4. 积极参与低碳发展国际合作

二.清华大学国际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中国碳市场建设与交易规则解读

1
碳排放交易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选择

1.碳排放权交易是我国碳排放控制政策从行政命令到市场手段的重大转型

2.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文件中都明确要求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3.《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等:中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4.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是体系有效建立和运行的基础

5.2014年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6.《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建议稿)已提交国务院

2
全面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特点

1. 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广泛参与

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对其运行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

1.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

1.3其它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管理工作

1.4特定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会同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管理和监督

1.5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机构授予碳排放核查机构资质

2. 国家确定基本规则

2.1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纳入的温室气体种类、行业范围和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

2.2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国家以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排放配额总量、免费分配的排放配额数量、国家预留的排放配额数量

2.3 配额免费分配方法

2.4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系统,用于记录排放配额的持有、转移、清缴等信息,系统中信息是判断配额归属的最终依据

2.5 排放监测与报告应依据国家标准或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2.6重点排放单位可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其部分碳排放量

2.7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确定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并对其业务进行监督管理

2.8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调节机制,维护市场稳定

3. 地方执行国家确定的基本规则

3.1省级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主管部门公布的确定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域内所有符合标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

3.2省级主管部门依据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的免费分配配额数量,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

3.3省级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监测计划进行备案,并接受重大变更申请

3.4省级主管部门接受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报告与核查报告,并按照要求进行复查

3.5省级主管部门每年对其行政区域内所有重点排放单位上年度的排放量予以确认

3.6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督促其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每年的配额清缴,并将清缴情况上报国务院主管部门

4. 地方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4.1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可适当扩大碳排放权交易的行业覆盖范围

4.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可制定并执行比全国统一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更加严格的分配方法和标准

4.3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排放配额总量中,扣除向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免费分配的配额量后剩余的配额,由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用于有偿分配

5. 多种手段并用,促进各参与方依规行事

5.1 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给予罚款

5.2指派核查机构测算其排放量,并将该排放量作为其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依据

5.3建立重点排放单位、核查机构、交易机构等单位和人员的相关行为信用记录,纳入相关的信用管理体系

5.4向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通报,并予以公告

5.5 建立“黑名单”并依法予以曝光

5.6暂停核查业务

6. 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6.1纳入温室气体种类,纳入行业

6.2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6.3排放配额分配方法

6.4排放配额使用、存储和注销规则

6.5各年度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清缴情况

6.6推荐的核查机构名单

6.7经确定的交易机构名单

6.8交易信息:价格、交易量、交易额及和大额交易

3
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进展

1.  立法

2.  各方面技术准备:

  核算和报告指南

  排放报告系统

  注册登记系统

  分配方法和总量设定

  第三方认证

3.  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投入

4.  相关能力建设

三.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宋志平:绿色低碳和企业的转型升级

1.
对环境资源的责任

1) 如何走善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何能够少用、智慧地用。如用高标耗而不是低标耗的水泥,可节省40%的石灰石。

2) 多利用城市和工业废弃物

3) 焚烧城市生活垃圾,将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中水的污染作为原料和燃料

2.
关于减排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120亿吨,其中10%来自于水泥行业,大概有12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为工业排放。同时,城市建筑建筑能源消耗占能源总消耗量的40%左右,因此建筑能耗量巨大,生产节能建材至关重要。


对所有水泥厂进行预热发电,水泥厂的出口温度有200多度,进行发电,由此水泥厂50%的电能可以自己供应,减少了碳排放。水泥厂要变得智能化、现代化、无烟尘,可以运用脱硫脱硝和双收尘系统。


实施“蓝天责任计划”,再投入150亿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的处置措施。

3.
中国建材的发展理念

走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大力推动水泥、玻璃行业的联合重组,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在发展过程中联合重组,改造老的生产线不是增加新的产能,有利于供给侧的改革。大力发展新兴建材,新兴房屋和新能源材料。   

建议:把碳交易纳入供给侧改革,用碳配额限制,淘汰落后产业让出碳配额,加速企业落后产能的退出。


四. BASF全球高级副总裁,郑大庆:巴斯夫的气候保护战略与实施

1.
巴斯夫的气候保护行动

通过气候保护产品,为保护气候和提高能源效率作出重要贡献。巴斯夫三分之一的研发投入用于开发气候保护和提高能源效率的产品和工艺,减少了整个价值链的排放。

目标:到2020年,减少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要将每吨销售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2年基础上,降低40%.

2.创新气候保护产品,如巴斯夫建筑保温隔热解决方案。

3.避免碳排放的案例,如巴斯夫建筑保温隔热解决方案。

4.积极承担价值链的责任:降低自身在价值链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比率。

5.巴斯夫一直致力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1997年开始至现在,成效显著。

6.巴斯夫关于全球气候保护政策的立场明确:

  • 气候保护必须兼具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益,可以通过设定覆盖所有地区和行业的全球CO2价格实现

  • 全球规定:必须规定所有国家短期和长期的排放上限;确定全球的计量、检验和报告标准

  • 特定行业协会可以:作为适当的过渡方式防治个别行业内出现竞争畸变

联系我们
获取更多可持续发展资讯
请关注CBCSD官方微信
中国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甲6号
邮编100029
A6 Huixin East S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9, China
Tel: 86-10-69166788
Fax: 86-10-69196630
E-mail: info@cbcsd.org.cn
Web: www.cbcsd.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CBCSD)京ICP备14053993号